Tuesday 23 July 2013

東遊記


日本即太陽之本,又叫瑞穗扶桑代表東方, 古中國就稱它為東瀛據說當年秦皇派人四處尋找長生不老藥, 部份專員就在那落地生根. 他們總算與龍的傳人有些淵源吧.

日本人都在上中學後才接觸外文, 英語對話自然有口難言, 寫的中文還似乎不少, 別以為認識些少方塊字, 和他們溝通難度就不太高.  其實日文也納入了羅馬和拉丁字, 漢式日字不能望文正義, 例如:

非常口=出口   女將=老板娘   急須=茶壺   精進=素食   玉子無料=雞蛋免費
宅急便不是公廁, 是快遞 !

畢竟日文也那麼多采多姿.

 整個國家人口的十份之一都擠在京城, 交通就靠公車了, 地鐵四通八達, 單看平面指示圖, 會覺得太複雜 , 路線像團蚯蚓, 但系統頗可靠, 管用.

倉促的數天行程, 走馬看花似的去了幾地方, 差點沒在牆上塗鴉, 寫上某年某月某某人到此一遊.  可惜沒緣見到村上春樹, 也沒踫上喜多郎.予人印象較深刻的景點包括:

代代木公園
路旁林立的櫻樹和銀杏樹到夏末還蓊葱.  明治神宮, 就在這12 萬樹木和草坪環抱, 人們經常在此為家庭, 生育, 升學等祈福, 更有成丁的元服儀式,結婚典禮.繫有紅繩的幾棵高齡大樹是覓的好逑男士,窈窕淑女的最愛附近一帶的大街, 成群結隊的學生頻頻出現, 這是少男少女流行時裝的發源地, 每逢週末, 追星族穿著奇裝異服, 盡興表演, 發揮他們的明星天賦.

淺草
 遠遠就看到了廟宇入口處門前懸掛的一盞巨型燈籠, 上書'雷門'二字, 原來淺草寺是由威風凜凜的風神和雷神鎮守, 寺院內有尊五重塔. 廣場範圍內除了旅客, 誠信徒, 还有不厌其烦為客人仔細介紹土產的售貨員, 拉着人力車奮力奔跑的壯男, 各有各忙碌, 似乎活得蛮充實

上野
曾是文化中心, 舊時的交通樞紐, 稱北大門沫着斜陽的公園, 有股凝固的冷峻顯得常被遺忘惟有在櫻花盛開時再現人潮. 有好幾個在露宿, 涉臨絕望的老人, 在石級上踽踽徜徉, 幾分落寞, 排惻, 臉上灑落無限的惆悵



築地
築地是東京十大海鮮批發市場之首, 也是世界之最. 現也成為觀光地, 慕名而來的人源源不絕. 甚至會妨礙有關的生意操作. 狹窄的老店大清早就門庭若市,顧客在外排長龍,  可憐兮兮耐心的守候, 等吃刺身及寿司餐室內有空調 ,地方小得司憐坐在小凳上就沒轉身之空間.
 箱根
多數人到了日本定去富士山朝聖最佳旅遊時候是二月到五月, 有機會一親芳澤,看到山上的積雪先乘巴士到山. 箱根距東京90 公里, 在火山口的湖上遠眺富士山景色應是壯觀, 可惜秋雨綿綿, 未見''山真面目. 有船隻泊在岸邊, 客人都上仿18世紀大不烈顛軍艦, 或復造海盜船觀光, 往窗外望, 一片朦朧, 正是

不見蓑笠漁汀暗
獨有江船燈火明

, 乘高捷返京. 或許鐵路平坦, 未能感覺到讓子彈飛的刺激.

中目黑

悠閒但充滿個性品味的本土設計, 有機店, 傳統雜貨店, 錯落在溪川兩側, 裝飾和佈置各有自己特色, 獨樹一幟在河岸來回閒遊的輕鬆寫意, 份外教人珍惜,愜意的渡過一段浮生時光.  想像在春天開花的季節裡, 河水倒影夜間配上燈光, 偶爾輕風撩起, 教人真正領略到水中月, 鏡中花的玄.

澀谷

與銀座同樣出名的繁華商業街, 又是年輕人文化的發源地. 十字路口有龐大的電視牆, 不斷播放新聞廣告. 成群時髦酷男倩女, 手持電話, 相約而來, 這是都是高低頭一族, 遠婚族, 鑽石王老五的三合一令好奇的目不暇接,  供人休閒的消費埸所, 鄰次櫍比街道充滿青春活力,


也許是日本人的內斂,就算到處都是熙來攘往的人潮,也不覺得喧嘩, 所見到的都和藹待人, 盡可能有問必答, 商家也客氣, 那不斷聲聲熱情的'歡迎光臨', 重複的'感謝', 令人感到溫馨, 接觸過的人等, 似乎都敬業樂業腳踏實地努力生活着. 最令人驚訝的是衛生間的清潔, 又乾又淨, 垃圾桶少見, 原來人們都各自把它帶回家處理. 就憑這幾點, 就有人呼籲'向東學習'.但若缺了那份誠意, 單作表面功夫, 那就是东施效颦吧 !

607 (2013)



那是 1961年吧一群华小學生踏入英語傳媒中学,猶如劉姥姥入大觀園,不知所措. 單單學英文文法 ,就難若登天,何况不斷还有新的詞彙,為了讓我们会话顺暢,咬字清晰,师教我们唸童謡 ,讀繞口令, 诵詩歌.  地理課本所提及的各類土壤 ,气象台的儀器,岩石的形成. 歷史紀錄的戰爭,王朝的糾紛,精彩得像武俠小說的環結,真得是学海無涯呀! 就算是我们最熟識的母語, 也不見得容易把握,我们要理解的白马論.... 公孫龍説
              
马者,  所以命形也,
白者, 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名形也 
 故曰: 马非马
謬論 !古文观止, 若止於之乎者也 ,豈不亦樂乎? 数学的程式多,有点玄,有点抽象,但被罸寫一千次後,大家都能牢牢記緊. 还好踏入社会大学後,  多数人只需運用加,減,乘,除法既足矣,正是人生有幾何,何需唸三角.
功課雖繁重,老師们也讓我们见识了新玩意,有莎士比亞的浪漫, 畢加索的抽象畫, 还有西方绅士式的板球, 犷的鈎球和欖球 .  流行西曲也譜進了校园,同学们各自对英,美樂壇貓王的見解, 偏爱, 舌戰, 喋喋不休 , 直到披头四的來臨 ,大家才能同曲共鳴.
當年我们对師長的嚴肅一絲不苟 ,但求做得最好的期望有点吃不消,和他们共处時会戰戰競競, 对他们苦心教诲, 個別的才华却也欽佩不己 . 半世纪後那份尊師重道的心态是有过之而無不及 .  依然感激當年他们的督促, 輔導和包容, 指引我們走過那叛逆的青葱年代.  只是彼此的
 距离却拉短了 , 们亦師亦友, 大家的共同点多了, 例如: 到銀行,政府部门均有特別櫃台; 乘火車,看電影都有优折; 医药常识增加了, 和医生也成了朋友 ; 数十年前的小事都有深刻的印象, 近期的却特别有挑战性.

老同学聚会不是个人的最愛 , 來日方長嘛. 殊不知三两年後座位安排或有改变, 素食宴一旁,肉食动物 則坐在另一边 , 十年後人數應會驟然減少,極可能正式出席的只剩一桌, 不能出席者纪念照一桌, 明年抑或無常那一樣先到,又有誰能知曉.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我們暫且不理會別離的黯然,僅指望再聚首的歡欣,既然留不住昔日崢嶸歲月,且珍惜朝夕陽正紅.別後不知幾時見,願大家珍重,保持健康,後会有期.